美财长候选人警醒:过度制裁关税摧毁美元地位?难题待解
美国政府内部居然冒出个清醒人,这事儿真有点意思。财政部长候选人斯科特·贝森特最近语出惊人,说什么过度制裁和加征关税正在搞砸美元的全球地位,还呼吁重新审视这套政策。我跟你说,能听到这么直白的话,简直像在沙漠里捡到了水壶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即便有人看出了问题,美国也不见得就能改弦更张。这背后啊,有太多绕不开的坑。
先从贝森特提的美元霸权受损这个事儿说起吧。他大致意思是,美式经济制裁玩得太狠了,把各国都惹毛了。结果呢?大家伙开始慢慢甩开美元,用自己的货币交易。不信你看数据,到2024年为止,有99个国家已经行动起来了本币结算、限制国内用美元!花样百出的操作都有一个目的,就是摆脱对美国金融系统的依赖。至于原因,那还用问吗?长期被压榨谁愿意忍着?
讲真,美国滥用金融霸权可不是一天两天了。这些年动不动就给别国上经济手段,要么冻结资产,要么直接封杀贸易渠道。一言以蔽之: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。但问题是,这种打法真的管用吗?拿俄罗斯举个例子好了,自从美西方大规模制裁它之后,不仅没把它摁倒,各国反而更加坚定要去美元化。类似这样的情况多了去了,你说是不是挺讽刺?
再来说关税那档子事。从特朗普时代开始,加征进口商品关税成了一招常规武器。本来吹得好听,说是什么为了缩小贸易逆差,可最后呢?非但没解决啥问题,还让通胀飙升、生活成本涨翻天。我跟你掰扯一下,就连那些平时支持共和党的铁杆票仓,现在都一肚子怨气。有调查显示,一部分蓝领家庭因为食品和日用品价格上涨,每月预算比以前紧巴巴多了,你敢信这还是发达国家该有的画风?
当然啦,人家贝森特也不是光会批评,他其实还透露了一些关于未来调整关税策略的新思路。他觉得加关税不能再只当收钱工具用了,而应该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,也就是利用这种压力逼对方妥协,让美国占更多便宜。聪明,是不是这样想可能有点邪?比如特朗普曾经干过的一件趣事儿,当时他扬言要给加拿大出口汽车贴高额关税,搞得邻居总理都快急哭了,然后双方坐下来谈条件,美方才撤回威胁。这套路,是不是够戏精?
不过讲到底,再聪明的小算盘架不住逻辑自相矛盾。一边喊着保护本土利益、一边靠打压别人维持优势,总归是不长久的。而且,我怀疑很多决策根本就是短视行为,因为四年的总统任期实在决定不了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格局变化,所以他们只图眼前收益,对长远规划爱搭不理。
那么问题来了,美国为什么停不了这些下三路的招数呢?道理其实很简单,中俄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,让他们不得不用各种极端手段拖延时间。但这种零和博弈思维注定害己害人,只会让矛盾越积越深。本来嘛,多做一点双赢合作才符合全世界共同利益,可偏偏华盛顿那些精英们死活转不过弯来,他们宁愿喝毒药解渴,也不肯承认自己走错方向。
所以咱总结一下:即使有人像贝森特这样意识到了政策弊端,但整个体系惯性太强,又缺乏真正务实有效的新方案,于是只能继续往悬崖边缘踩油门。如果哪天失控坠落,那恐怕也是迟早的问题。
咋办呢?唉,我只能希望现实早点敲响警钟,让执迷的人幡然醒悟。不过按目前形势来看,这盼头似乎挺渺茫。所以呀,我们吃瓜群众就静静围观,看接下来这场大戏怎么演吧!
